羅漢(阿羅漢),修學八正道而証涅槃者。已解脫世間貪婪,不再輪迴。羅漢具大智慧、勇氣及神通能降妖除魔,成為佛教寺廟的護法,於地球等待未來彌勒佛之出現

三學與八正道

賓頭盧波羅墮尊者
原為古印度拘舍彌城優陀延王宰相之子,后出家成了羅漢。他道行很深,神通廣大,故佛祖指定他接引、輔佐未來佛彌勒,并列為“四大羅漢”之一,由于他化緣有方,故禪林食堂常供奉他的塑像。他對佛教極為虔誠,曾回到拘舍彌城王宮,勸導國王出家,并獲得成功。名列十八羅漢第一位。
迦諾迦伐蹉尊者
又名嘎納嘎巴薩、那迦跋等,原為古印度的一個富家公子,他初聽佛陀說法便傾心,修行專心,對“喜慶”有獨到的見解,認為由“聽覺、視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觸覺”而感到的快樂稱為“喜”;由眼、耳、鼻、口、手而感覺到的快樂稱為“慶”,故世人稱其為“喜慶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二位。
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
又名迦諾迦跋黎惰闍、嘎納嘎喇綴雜等。是一個感情易于衝動的人,性子急躁,在化緣時往往舉起鐵缽向人求乞,修成羅漢后,仍改不了這個習慣,故世人稱其為“舉缽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三位。
蘇頻陀尊者
又譯蘇頻拖,陰輸毗多等。出生于舍衛城一位長者家裡,儀態端莊,聰慧過人,對佛的追求執著,年紀雖小,但修行卻超過師兄。塔中藏有舍利,為佛的象征,故手中時時托著一尊寶塔,世人稱其為“托塔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四位。
諾矩羅尊者
又譯諾矩那、諾酤羅等。原為古印度一名勇猛的戰士,體格魁偉,出家后,佛祖為收斂他那種拼殺性格,一直讓他靜坐,故世人稱其為“靜坐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五位。
跋陀羅尊者
譯拔達喇、耽沒羅跋陀等,意為“賢者”。出生在跋陀羅樹下,后皈依佛門,主管浴事。修成正果后,曾乘船去東印度群島傳播佛教,故世人稱其為“過江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中的第六位。
迦理迦尊者
又譯迦力迦、迦哩迦、迦羅、嘎禮嘎等。原為古印度的一位馴象師,后出家修成了羅蜜正果。名列十八羅漢第七位。
伐闍羅弟多羅尊者
又譯作伐闍那弗多、拔雜哩逋答喇等。原為古印度一狩獵者,出家后放下屠刀,專心修行得羅漢正果。有小獅子感激他戒了殺生,特跟在他身邊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八位。
戌博迦尊者
又譯戒博迦、瞿波迦、鍋巴嘎等。原為中天竺太子,其弟想爭奪王位作亂,他便揭開衣服表明心亦說:“我心中只有佛,從來不想當國王”。弟弟見他心中果有一尊佛,便不在作亂。名列十八羅漢第九位。
半托迦尊者
又譯半他迦、半諾迦、槃陀迦、槃陀、槃兔等。或作摩訶半托迦、莫訶般陀等,意思是“大路邊生”、“道生”或“大路”。其母在逃亡外地時在路邊生下了他,后出家修成正果。由于他在打坐時,常舉起雙手,長吐一口氣,故世人稱其為“探手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位。
羅怙羅尊者
又譯羅護羅、羅怙羅、羅雲等,意為“覆障”、“障月”或“執月”等。是佛祖釋迦牟尼作為太子時唯一的親生兒子,后隨父出家。相傳他剛出家時調皮頑劣,后來受到父親的嚴厲責備,方改過自新,最后修成羅漢正果,并成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一位。
那伽犀那尊者
又譯羅迦那、納阿噶塞納等。他是佛教中理論家、對“六根”(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種感官及其功能)有較深的研究,其中尤以論述“耳根清淨”最為專長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二位。
因揭陀尊者
又譯因羯陀、因竭陀。原是古印度的一個捕蛇者、他每次捉住毒蛇后都會拔掉其毒牙并將其放生,以免行人被咬后中毒。后出家修成正果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三位。
伐那婆斯尊者
又譯伐那波斯、拔納拔西、伐羅婆斯等。出生時天降大雨,雨點打得芭蕉葉沙沙作響,因此他對芭蕉產生了一定的感情。出家后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四位。
阿氏多尊者
又譯阿資多、呵逸多等。出生時長著兩條長長的白色眉毛,這成了他生理上的一大特征,故修成羅漢正果后,世人便稱其為“長眉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五位。
注茶半托迦尊者
又譯周利槃特、周離般他伽、拘利槃特、租查巴納塔嘎等。和探手羅漢是兩兄弟。他化緣時常用拳頭拍打布施者的屋門,佛祖感到這樣做不夠禮貌,便賜給他一根錫杖,叫其搖杖,這錫杖后來便成了出家人的禪杖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六位。
難提密多羅尊者
意譯慶友、系唐代玄奘赴印度取經翻譯的即《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》的作者。他記載了十六位羅漢的姓名和出處,使羅漢影響逐漸流傳。古印度有個叫波旬的惡魔,煽動人們拆寺毀廟,殺害僧人,劫掠佛經。龍王激于義憤討伐,奪回佛經藏于龍宮,后慶友降伏龍王,取回佛經,故世人稱其為“降龍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七位。
賓頭盧尊者
又名賓頭盧羅惰誓、賓頭盧突羅闍或賓度羅羅漢。他修行的寺門外常聞虎嘯,認為這是猛虎餓了,便將自己的飯食分一半喂這只猛虎,久而久之,猛虎便被他馴服了,并常伴在他身邊玩耍,故世人稱其為“伏虎羅漢”。名列十八羅漢第十八位。